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信息公开 > 老年友善
老年友善
传播“心”知识,守护“心”健康——沭阳仁慈医院举行“世界心脏日”义诊活动
发布者: 发布时间:2023-09-30 浏览:910 次

图片

心脏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,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有关心脏健康的知识,并让公众认识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脏,世界心脏联盟确定了每年一次的“世界心脏日”。世界心脏日为每年9月29日。今年的世界心脏日,主题为“相知用心(USE HEART,KNOW HEART)。

图片

9月29日,一场以“相知用心,情系仁慈”为主题的关爱居民心脏健康义诊活动,在沭阳仁慈医院门诊大厅如期举行,传播“心”知识,守护“心”健康,我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顾汉培、副主任包超洋为广大居民分享了心脏疾患的那些事儿,浅显易懂,深受居民欢迎,科室骨干医生与广大居民面对面促膝谈“心”,提高大家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,为广大居民心血管健康保驾护航,让他们安心过“双节”。

图片  图片

图片图片

图片图片

活动现场,通过为居民评估身体状态、心率筛查、监测血压血糖等诊疗咨询服务,帮助大家正确认识心脏健康,及早预防心血管疾病,远离各种“伤心”的不良习惯。关爱生命,“救”在身边,通过科普心肺复苏技术,提升民众心脏急救意识,把握黄金4分钟。

沭阳仁慈医院心内科顾汉培主任提醒,在人口老龄化和心血管代谢因素持续流行的影响下,未来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。因此,应对肥胖、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高血脂等多种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危险因素给予重点关注,尽早干预心血管损伤进程,降低心脏疾病的发生风险。我们沭阳仁慈医院心内科为提高广大居民对心血管疾病认识,倡导公众主动维护心血管健康,每年都会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咨询义诊活动,呼吁人们改善生活方式,健康饮食、积极运动、戒烟限酒,使更多人免于疾病困扰。

科普小知识

一、心脏疾病主要包括哪些种类?

心脏病种类繁多,可以按发病时间分为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心脏病,可以按疾病累及解剖部位分类(冠状动脉性心脏病,心肌病、心脏瓣膜病、心包疾病);也可以按病理生理分类(心功能不全、心律失常、心脏肿瘤性疾病、心肌炎);还可以按病因分类(高心病、肺心病、风心病、甲亢性心脏病),当然,还有少部分人为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心脏病(心脏神经症)等。

二、心脏发出的“求救信号”有哪些?

1.胸闷胸痛:觉得胸口压着重物,最好立即拨打急救电话。

2.呼吸短促:爬一段楼梯就气喘吁吁,而过去从来没有这种现象,应警惕心脏问题;躺下时出现呼吸问题,很可能是心衰的表现。

3.流感样症状:畏寒、发热、咳嗽等类似流感的症状,尤其是伴有疲劳、精神差,要考虑心肌炎可能。

4.头晕/晕倒:如果伴有心悸,则必须当心。

5.疲劳或失眠:很多人心脏病发作之前出现“睡眠紊乱”。突然格外疲劳或出现失眠,应该考虑心脏是否出现异常了。

6.严重的肠胃不适:因为下壁心梗可能会出现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很多人不会想到这与心脏病有关,因此延误病情。

7.焦虑不安:在情绪稳定时仍觉心悸、心慌、坐立不安,这要考虑是否存在心脏疾病。

8.下肢浮肿:下肢浮肿常常是心衰的一种表现。

9.一躺下就气短:平卧几分钟后出现气短,坐起后才可稍微缓解。此时应考虑患者可能出现了心衰。

三、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?

1、保暖防寒。天气渐渐转凉,一定要注意身体的保暖,人的身体在受到寒冷刺激后,血管就会出现收缩,从而使血压增高,加大心脏负荷,引发心绞痛、脑梗塞等心血管疾病。老年朋友们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尽量不要外出,即便外出也要多穿衣服,防止因为寒冷刺激而引发心血管疾病。

2、调整饮食。很多心血管疾病都与日常的饮食有关,饮食不当或者是饮食不规律,就有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。大家在日常的饮食当中,应当少吃高热量、高脂肪的食物,饮食应当以低糖、低脂、低盐为主。控制好自己的体重,不要过度肥胖,身体在过度肥胖后,身体内的脂肪就会渗入到血管当中,从而导致血管黏稠度增加,就会引发心血管疾病。

3、锻炼身体。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,在日常都要坚持锻炼身体,经常锻炼身体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,促进血液循环,从而防止血栓以及血管堵塞的发生。中老年人也要注意锻炼的方法,不要做剧烈的运动,运动量应当适可而止,因为高强度的运动会使心脏供血不足,从而引发冠心病、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。

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,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饮食要有规律,在工作和生活当中不要过度劳累,晚上也不要熬夜,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,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,每日坚持锻炼,只有提高了自己的体质和免疫能力,才能够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出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