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微信订阅号

  • 微信服务号

  • OA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护理园地 > 护理新闻
护理新闻
警惕“青春杀手”卵巢黄体破裂
发布者:管理员 管理员 发布时间:2020-06-13 浏览:569 次
什么是黄体?
女性在每个月经周期内,卵巢内都有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。在排卵之后,卵泡壁塌陷和出血,血液流入残余的卵泡腔内而形成血体,卵泡的颗粒细胞及卵泡膜细胞则肥大、增生,血体逐渐形成黄体。排卵后7-8日,相当于月经周期第22日左右,黄体的体积和功能达到最高峰,发育成熟,外观色黄。若卵子未受精,在排卵后9-10日黄体开始萎缩,一般黄体的寿命平均为14天,随着下一次月经来潮的临近,黄体即开始退化,逐渐形成白体,直至下一次月经前4~6天萎缩、消失。
 
卵巢黄体破裂是咋回事
 
黄体也会遭受病魔的偷袭,黄体破裂就是最常见的一种。黄体的破裂可分为自然破裂和外力破裂,自然破裂是正常黄体内有少量出血,但随着出血增多,可能增加黄体内的压力,从而引发自发性黄体破裂。
 
外力导致的破裂,一般是下腹受到撞击,以及剧烈跳跃、奔跑、用力咳嗽或解大便时,腹腔内压力突然升高,促使成熟的黄体发生破裂。尤其是性生活时,女性生殖器官扩张充血,黄体内张力升高,再加上男方动作粗鲁,女方下腹部受到强烈冲击就很容易导致黄体破裂。统计显示,七成以上的黄体破裂是由于性生活野蛮暴力导致的。
黄体破裂风险须警惕
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的一种急腹病症,一般多发于14~30岁的年轻女性。由于黄体的破裂口在腹腔内,血液会流入腹腔,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。
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腹痛,开始通常为一侧下腹部疼痛,出血量和血管破损程度不同导致的具体疼痛情况也不尽相同。如果血管受破坏程度较轻,出血量较少,出血通常可以自行停止,腹痛也可自行渐渐减轻,过一段时间后疼痛也会消失。但如果血管破坏程度较大,出血量多,血管破损处无法自愈。患者会出现头晕、乏力、心悸甚至休克等症状,同时还伴有恶心呕吐、肛门坠胀感等。
月经周期第20~27天(月经周期以28天计算),正好处于女性黄体期。绝大部分的黄体破裂发生在每次月经周期的后一周内。如果女性在黄体期内发生腹痛症状应考虑黄体破裂的可能,尤其是不久前有激烈性生活史的,立即前往医院就医,不可耽误治疗。
 
部分黄体破裂出血不多者,经保守治疗破裂口可自行闭合。而对于发病急、症状重、内出血较多时,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及时摘除破裂的黄体减少失血量,术中同时清除积血,必要情况下还需输血。
如何预防黄体破裂呢
女性应当坚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,在月经周期后期注意自我保护,如不要进行剧烈体育运动、不负重物等;患有咳嗽、习惯性便秘等易导致腹压升高的疾病要及时治疗,防患于未然;男女双方在黄体期同房一定要悠着点,男方动作尽量要轻柔,以免诱发黄体破裂而出血。